“來拓維已一月有余了,從最初的迷茫到現在我慢慢能夠熟悉和獨立些許工作。快速的溶入,除了同一批進來的伙伴讓我覺得親切外,公司的前輩們也讓我覺得像一家人。難忘參加紅領巾計劃第四季的支教點滴。此行,不僅勾起了三年前去賈壩小學支教的每一幕,也讓我再次見到了我的那些學生孩子們……”這是紅領巾計劃第四季志愿者易寒玉寫在支教感言里的話。這位2012年3月的應屆大學生,雖是一名新員工,卻是此行拓維愛心支教隊伍中最了解賈壩鄉的一位。2012年4月8日至10日,拓維紅領巾計劃第四季啟動,拓維愛心志愿者團隊12人前往了龍山賈壩鄉兩所村小、一所中心小學進行了美術課、音樂課、英語課支教,讓我們看到了山區里不一樣的孩子。
第一站:三堡村小
三堡村小,一所只有三間教室的小學,上下課的課間鈴是一塊生銹的鐵塊,教室窗戶玻璃殘破,沒有電燈,課桌凹凸不平。孩子們很怕生,為了拉近距離,志愿者們帶著孩子們來到學校水泥坪前玩起了“老鷹抓小雞”和“蘿卜蹲”的游戲。
第二站:桐堡村小
相對三堡村小的教學環境來說, 桐堡村小教室設在村上的活動中心就顯得要好很多。桐堡村小沒有自己的學校,孩子們操著濃重的鄉音。孩子雖然笑靨天真,但志愿者們面對這些留守的孩子,心情異常沉重。
第三站:賈壩中心小學
2009年,志愿者易寒玉第一次來到這里時,教室玻璃破爛,孩子沒有中餐吃,六年級的學生更不知道什么是英語。2012年,隨著政府扶持、校長努力,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吃上了統一中餐,同時,學校硬件有了很大的改善,學校有著與城市小學一樣的圖書室、多媒體教室、物理生物實驗室、音樂教室。但盡管如此,當地老師卻沒有一名會使用。而此次的支教課程便是孩子們第一次真正的坐在媒體教室里,帶著好奇的心情。六年級的39名學生第一次在音樂教室里聽到了志愿者李蕾用電子琴彈湊的《七色光之歌》;志愿者易寒玉使用多媒體教室為四年級的28名孩子上了一堂《family》的主題英語課,希望通過主題課培養孩子們尊重家人、熱愛家人的情操;志愿者趙葉歡帶著連夜手繪立體卡通動漫,為三年級的35名孩子上了一堂美術課。
1、我們被孩子的懂事行為感動!
得知三堡村小和桐堡村小的孩子們每天只吃兩頓飯,中午不吃午餐后,在兩個村小孩子們做戶外游戲時,五位志愿們悄悄的走進教室,給孩子們的課桌上派發牛奶、面包、糖果,發放鉛筆、橡皮、數學本、生字本,希望給孩子們一個驚喜。但令我們感動的是,所有的孩子都將牛奶、面包、糖果放進書包,說要帶回家里給家人吃!
盡管此行路途遙遠,遇到山路塌方,志愿者幾經山路、水路才到達,但卻絲毫不減志愿者的熱情,請讓我們記住紅領巾計劃第四季的12位志愿者們!
有一種愛叫感激,感激生活的美好,感激親人的支持,感激好友同事的幫助……
讓我們心存感恩,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!
拓維紅領巾計劃,我們一直在路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