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湘軍以何立言與力行?盤點長沙文化產業發展成就,我們發現,文化湘軍敢為人先的膽略,并非匹夫之勇的莽撞,而主要來自第一生產力——科學技術給予的厚積薄發的支撐。去年,第八屆中國(深圳)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,長沙捧得由國家科技部、中宣部等部委聯合頒發的“全國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”牌匾,這是助推長沙文化產業邁入千億規模方陣“幕后英雄”的科學技術,首次現身臺前。
再跨千億
“眼球經濟”成支柱產業
在信息爆炸的時代,能跨越區域甚至國界成為吸引公眾眼球的產品,在長沙可謂琳瑯滿目——超女快男、虹兔藍貓、新奇炫目的瀏陽煙花、栩栩如生的湘繡、眼花繚亂的電視購物、洋氣十足的中國紅瓷器……這些“身世”不同、“年齡”相去甚遠的文化產品,近年來,以“眼球經濟”角色置身長沙產業版圖,并且擺脫曇花一現的“宿命”,迎來蒸蒸日上的新生。
這是一組有助于了解長沙文化產業家底的數字:2011年,長沙文化產業總產值1041.75億元,產業增加值488.92億元,首次躋身千億產業方陣;2012年,長沙文化產業預計總產出1250億元,增速為20%,增加值587億元,進一步鞏固產業千億級規模地位。在對區域經濟的貢獻方面,長沙文化創意產業占長沙市區GDP總量的比重逾10%,高于全省近5個百分點,在全省文化創意產業總量的占比超過一半。這組數據顯示,“十一五”期間,以長沙為龍頭的湖南文化產業,憑借連續五年保持20%左右的增速,成為“兩型”湖南發展的重要支柱。
在長沙,文化湘軍給世界展現的文化,既有富于湖湘文化和思想的數字影視和出版作品,也有開中國科技動漫先河的卡通動漫、夜空中唯美和煽情的高科技煙花,以及貌似天馬行空實則腳踏實地的文化創意。它們中的佼佼者——動漫游戲、廣播影視、新聞出版、創意設計等已進入全國同行業第一方陣,其中,骨干企業湖南廣播影視集團、拓維信息、天舟文化、宏夢卡通、山貓卡通等,成為全國同行業翹楚。
如果對長沙文化產業發展環境進行“土壤”分析,我們發現,這方沃土富含“營養”——長沙是全國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、區域技術創新工程示范城市、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、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、科技進步示范市和全國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。麓谷動漫游戲產業園、金鷹影視文化城、中南國家數字出版基地、岳麓山文化創意產業圈、天心國家文化產業園等園區,以及被授予第五批“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”的明和光電、金霞湘繡等企業茁壯成長;有“華文數據庫”之稱的青蘋果數據中心,為“長沙智造”捧得中國新業態文化品牌。
光之魅影
LED企業收入5%用于研發
一個涉足傳統照明行業的企業,幾年下來規模能夠做到多大?明和光電的答案是——跨上億元企業臺階。2011年,該公司實現總產值9000多萬元,總資產規模達8000萬元;2012年,實現總產值突破億元大關。
本月18日晚,全球首部全景式戲劇歌舞史詩《花鼓春秋》在湘璀璨首演,以科技為敲門磚的明和光電,攜超大立體速拼式高清LED電子顯示屏、最新高科技舞臺機械設備助陣,打造出新年首臺聲光電氣勢恢宏的湘味十足舞美大劇。
截至目前,由明和光電承擔的科交會場館LED顯示屏,創下中國最大的LED屏紀錄。在體育賽場,在全國大型舞臺劇及晚會上,明和光電的高清LED產品均有精彩呈現。此前,湖南創意設計藝術節、著名大型舞蹈詩劇《溫暖》、湖南首臺大型旅游雜技晚會《芙蓉國里》、國內頂尖音樂人聯袂打造的魔幻音樂劇《新劉海砍樵》等燈光及舞美設計,以及公司為上海世博會遠大館研發的電腦搖頭燈、LED顯示屏,以逼真的視覺重構宇宙情景與四季變化,這諸多難題不僅是明和光電在高端領域試鋒的舞臺,也成為其從長沙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。
據悉,2009年開始,市科技局逐年立項支持明和光電自主創新,僅“新型天機散熱式大功率LED燈具研發及產業化”、“演藝展示文化聲光電系統集成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”重大專項就支持研發資金250萬元。
“一個企業要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,必須有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。”明和光電董事長傅高武告訴記者,成立至今,公司借助來自“象牙塔”的外腦,將年銷售收入的5%投入產品研發,完成了“影視演藝LED電子顯示屏高清智能化顯示技術研究開發”等多個國家創新基金項目、省市科技計劃項目,并獲得30多項國家專利。
以自主知識產權為競爭之本,明和光電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,帶動長沙LED產業進入國際市場。目前,該公司不僅產品遠銷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印度、巴西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,還先后承接了非洲乍得共和國總統府大禮堂燈光、格魯吉亞摩天輪亮化、斯洛伐克LED電子顯示屏、波蘭LED電子顯示屏等工程。其中,斯洛伐克LED電子顯示屏曾亮相該國大型選秀節目,成為斯洛伐克達人秀賽場眾目匯聚的焦點。
年增千億
創意產業大秀“超能量”
最新統計顯示,2012年,以長沙為主要基地的湖南文化產業,年總產值約2730億元,增加值1175億元,占全省GDP比重達5.2%。到2015年,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目標鎖定為1000億元。
由科技助力的文化產業,受益者不僅有現代傳媒、動漫、LED等新業態,還有陶瓷、煙花、湘繡等地域特色鮮明的傳統文化產品,以及已成為網絡熱詞的創意設計。
在花炮產業領域,創意也無處不在,奧運五環、腳印、笑臉、人物肖像等,一系列你想到或想不到的特效煙花,成為瀏陽煙花敲開國際市場大門的“硬榔頭”。通過應用新材料技術,煙花產業邁入微煙、無殘渣、無異味等環保綠色低碳時代,長沙花炮產業不僅帶來銷售增長,也成為全球在此領域的領頭羊。據不完全統計,近年來,長沙市委市政府先后安排超過1000萬元的科技計劃項目資金,支持花炮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,建立花炮行業技術開發和推廣服務平臺。截至目前,瀏陽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產能占國內行業的70%,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已達50%。
就在本月中旬,第三屆“芙蓉杯”國際工業設計創新大賽在長揭曉,由湖南大學段然等設計的“圈之韻律”將光伏技術巧妙植入公共場所的座椅與采光體系,令人耳目一新,奪得公開組“面向環境可持續與社會創新的設計與應用”類金獎。與此同時,由國內外設計師為湖南企業量身定制的一批創意設計,為湖湘文化創意產業輸送新的題材。奪得大賽企業創新獎的5件產品設計,主角均為長沙制造,它們分別是三一集團的三一3000系列電牽引采煤機、長重機器的斗輪堆取料機、天利湘繡的《富春山居圖湘繡合璧卷》、華諾星空的ce100+手持式穿墻雷達、山河智能的SWL3220滑移裝載機。
通過科技新產品這一載體,創意設計已成為長沙文化的高端業態。在傳統旅游業,技術人員以精巧的構思并佐以數字技術,將湖南旅游景區風光推介植入電影情節中,令國內外客商耳目一新。
“中國文化產業品牌研究中心”最新發布的133個國內著名文化產業品牌中,29個來自湖南,占總數的21%。其中,“廣電湘軍”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推進的三網融合,打造出中國最具活力的電視品牌,并創下收視率連續8年穩居全國省級衛視第一的紀錄。此外,2011年,湖南電視購物年銷售額已近30億元,年增幅保持在50%左右,是湖南零售業增速最快的業態。